WMA 映香港透過比賽鼓勵公眾從自己的攝影作品出發,一同 反思和討論社會議題。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 2019 主題為「機遇」,收到約 232 份參賽作品,評審已選出十份入圍作品,再從中選出三名得獎者。
三名得獎者及作品如下:
方顯楠 〈隨想〉
羅恩賜 〈活着無聲〉
黃嘉榮 〈景象再現〉
入圍名單及作品:
Melanie Catamin 〈家庭傭工的旅程〉
張凱誦 〈重建天日〉
梁健強 〈我的居屋夢〉
吳碩軒 〈鐵馬圍城〉
黃澤翰 〈空白香港〉
王偉健 〈重現泥石下之路〉
姚冬穎 〈這麼近,那麼遠〉
為延續「機遇」這議題的討論,WMA 映香港鼓勵公眾使用「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」的所有作品作教學或非商業性質用途。作品已建立了公開的相片作品庫,只要有標示攝影師姓名的相片,便能在香港共享創意(CC)授權條款下應用。詳情請見http://open.wma.hk/zh/gallery/
是次比賽的評審團由 WMA 大師攝影獎 2017/18 得主嚴瑞芳、WMA 大師攝影獎 2016/17 得主鄭瑋玲及 WMA 大師攝影獎 2013及2014/15得主蕭偉恆組成。各入圍及得獎者將獲得攝影指導,三名得獎者每位更可獲獎金港幣$12,000 以茲鼓勵。
評審表示,今年的攝影作品質素頗高,不論在相片運用的語言或表達的訊息上,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他們樂見今屆有更多元的聲音和對主題有靈活的詮釋,反映有更多不同界別的人參與比賽。「三組得獎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思「機遇」—— 以建構的公路景觀連結城市和自然、借「畫中畫」回應大政策的宣傳,再以人物誌聚焦城市一隅的現世與不朽,折射出當代香港不同的生活面貌。」
為推動更多對有關議題的反思和討論,是屆的入圍作品將會於今年7月 WMA Space展出:
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 - 機遇!
日期:2019年7月4日至8月4日
開放時間:每日中午12時至下午7時(星期一休息)
地點:WMA Space (中環永和街23-29號俊和商業大廈8樓)
方顯楠 〈隨想〉
羅恩賜 〈活着無聲〉
黃嘉榮 〈景象再現〉
Melanie Catamin 〈家庭傭工的旅程〉
張凱誦 〈重建天日〉
梁健強 〈我的居屋夢〉
吳碩軒 〈鐵馬圍城〉
黃澤翰 〈空白香港〉
王偉健 〈重現泥石下之路〉
姚冬穎 〈這麼近,那麼遠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