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
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5-「我們是誰」現正接受作品提交

15-6-2015

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5開始接受作品提交,今年的主題是社會正在熱烈討論的「我們是誰」,歡迎各有興趣的攝影師提交參賽作品。作品提交截止日期:2015715日(截止時間為香港時間23:59GMT+8:00

identity_fb_banner_chi_30june-01

由 2015年6月15日至7月15日,WMA映香港攝影比賽邀請攝影師及廣大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,提交與主題相關的攝影作品,以推動與主題相關的討論。提交的攝影作品,必須與香港及主題「我們是誰」有關。參加比賽,可到http://photocontest.hk開設個人賬戶。每名參賽者最多可提交十幅作品。 為延續對主題的關注,WMA映香港攝影比賽設立了相片庫,將歷屆參賽者所提交的作品存檔,並以「共享創意 (Creative Commons)」的方式讓公眾分享作教育用途,只要配以適當的註明,可在上課及非商業性的項目中使用,相片庫同時亦可為香港的攝影歷史作一紀錄。 WMA映香港攝影比賽的「最佳作品獎」由評判團挑選,得獎者可獲獎金港幣$20,000。「最喜愛作品獎」則由公眾投票所決定,得獎者可獲獎金港幣$15,000。比賽結果將於2015年9月公佈。

關於「我們是誰」

我們是誰,可以「一槌定音」,也可以「一言難盡」。

無奈的《誰》,與生俱來,身不由己。這包括性別、姓氏、血緣、命宮、家境、地域、民族、文化、及任何基因圖譜的解讀。

主動的《誰》,就是自己選擇的角色,性別表達,學業、職業、信仰、生活方式…‥‥一如穿著打扮的風格和自己改的綽號,是個人的認同、投入、獻身、自炫 !

從無奈到主動,是一片「決定」與「被決定」爭持不下的灰色地帶,這可以包含國藉、集體回憶、所屬的群體,甚至由別人決定,自已心裡暗喜的䁥稱。

意識到「我們」的存在,可以讓群體互相認同,凝聚團結;但過份強調「他們」,往往卻是疏離、分歧甚至彼此敵視。

部落的外徵,也就像網絡上的帳戶頭像和簡介 一樣,可真可假。

全球經濟一體化立竿見影的後果,可能並不是普世大同,而是產生或暴露更多「我們」和「他們」的對立。

界定「我們」,是基於人們天生的屬性,還是不容易說得清,依戀不捨的歸屬感? 還是文化文明不同軌跡的發展?

區別「我們」,是要製造更多歧見與不安;還是讓我們更能客觀理解每一種身份的形成過程及機制,從而擺脫偏執、對立,讓人類社會保持進步及多元?

「我們是誰」,一如探索人如何安身立命,珍惜資源,不如由藝術開始。